OA

新闻动态

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凝聚走向世界的力量

作者:转载 时间:2021-03-26 阅读次数:1226次

三星堆青铜文明的高度发达,足以体现古蜀人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独具特色的创造能力,为古蜀文明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三星堆遗址到金沙遗址,从都江堰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天府文化中的创新精神令世人惊叹。

  成都地处亚洲大陆深处,四周环山,蜀道虽难,但却从未阻止过成都人对外开放的步伐。今天的成都,传承创新创造的天府文化,向全球传播城市的理念和气质,凝聚城市走向世界的深厚力量。

  巧夺天工

  古蜀人创造出的美好生活

  2001年2月,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惊艳世界。这件金器被考古界认为寄托了古蜀人对太阳的理解与诠释。细看这件作品,丰富流畅的图案,却是在厚0.02厘米的金箔上完成的,令人感叹于古蜀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从三星堆和金沙出土的玉琮、玉璋等器物,则是古蜀人广泛吸收其它地区玉文化,融合创新后制作出具有鲜明古蜀特色的玉器新品种、新造型,成为中华玉文化交流融合的见证,也成为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兼收并蓄、包容创新的文化见证。

  001.jpeg

  时光流动,奏响了古蜀人生存智慧的协奏曲。他们用劳动智慧,创造惬意的生活,不少“黑科技”应运而生。

  远在战国时期,蜀人在凿井获取井盐的过程中,就发现了天然气井——火井。魏晋时,人们常利用火井照明和煮盐。“临邛县……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东晋常璩撰写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如是记载。 关于天然气井煮盐的技术,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这样写道:“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事实上,英国于17世纪中期才发现天然气,而中国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就已发现并逐步科学利用天然气。古蜀人的探索力和创造力可见一斑。

  在今天,节能环保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但节能理念并非现代人的专利。古代人们用油灯照明,油灯点燃后,热会由灯盏通过热传递方式使油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加快油的蒸发,增加耗油量。唐宋时期,聪明智慧的成都人发现了这个道理,设计出“省油灯”,陆游曾在其文章中记述道:“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这种巧夺天工的节能设计,将蜀人精彩绝伦的创造天赋诠释得淋漓尽致。

  002.jpeg

  迎难而上

  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城市篇章

  成都平原四周群山环绕,水系密布,与外界沟通交流并不易,困扰城市发展的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蜀人一一解答。

  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家李冰,秦昭襄王末年入川为蜀郡郡守,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从此后,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李冰的到来,为成都带来一个完整而科学的水利体系,平息了长期威胁成都的水患。由于都江堰的建设,岷江之水化害为利,千百年来滋润着成都平原大地,带动着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创造出无穷的财富,带来辉煌的成就,所以世人将“天府之国”的美誉赋予成都平原。

  003.jpeg

  李冰兴建都江堰工程,造福后人。文翁石室的成立,则被认为对巴蜀地区文化的教育发展和经济的繁荣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文翁石室有仪形,庠序千秋播德馨。古柏尚留今日翠,高岷犹蔼旧时青。”唐代文学家裴铏在一首《题文翁石室》中,表达了对文翁石室兴学化蜀的赞许。文翁是历史上最早创立官办学校、施行“有教无类”办学方针的第一位地方政府领导人,曾经刻于石室学宫之中的蜀石经,又号称“石室十三经”,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

  成都古代迎来三次鼎盛时期,不少技术产业已站上世界之峰。蜀锦位于四大名锦之首,早于其他名锦一千余年,有“天下母锦”的美誉。两汉时期,成都地区的织锦业已经步入“机械化”生产阶段。在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4架织机模型,为一钩多综式提花机。纺织专家研究,这款复杂的综式提花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

  004.jpeg

  两宋时期,成都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实现大发展。尤其令人注目的是,成都发明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开启人类货币史的新纪元。交子在成都产生,绝非偶然。宋代前期,中原等地区普遍使用铜钱,然而蜀地市场流通的货币却以铁钱为主。铁钱太重,运输和交易都十分不便,11世纪初,成都有16户富商联保发行了一种可以兑换铁钱的凭证——交子。这样,在成都进行商品贸易的商人可以不用随身携带又多又重的铁钱,直接支付轻便的交子就可以购买商品了。

  在宋代,成都还是全国著名的印刷科技中心,成都的雕版印刷术独领风骚,有着“宋时蜀刻甲于天下”的美誉。当时的成都汇聚了大量雕版印刷的技术人才,逐步形成了家刻、官刻、坊刻三大体系。

  005.jpeg

  迸发创新活力

  为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成都智慧”

  蜀人的创造基因融进了天府文化,延续千年至今。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令新时代的成都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

  如今,56所高校、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333家创新创业载体以及500万各类人才汇聚成都,这座创新创业之都显示出昂扬发展的勃勃生机。

  当前的成都,是适宜生活的公园城市,也是成就事业的创新城市。

  《2020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成都以四项指标均为满分的成绩,高居中国15座“新一线”城市榜首;《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成都位居海归创业最爱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环球时报》评选的中国最佳营商环境城市中,成都位居榜首。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交汇,成都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旗帜,在全国率先成立新经济发展委员会,统筹布局数字经济等“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致力打造新经济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生态创新区,建设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3年多来,成都新经济企业超过45万家,新职业人群突破60万人,新经济总量指数居全国第2。
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瞄准下一个5年乃至15年,成都又提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到2035年,创新型城市建设将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成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还以“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启动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新时代的成都,正在创建世界文化名城,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向全球传播城市的理念和气质,凝聚城市走向世界的深厚力量。

  新闻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